盛言
道子 壬寅著
一、众生曰:师,我何故愚?道子曰:或为之,或自强。人事所专,末足为也。
二、众生曰:师之经读不知,若之何,能略告知?道子曰:不经苦不知众生;不知足尺,则不知多少尺之履;不知食所生,则不知所惜;不知其所以不知终也。人之常非他人,怨恶之,则在此矣。
三、众生曰:何以恶之?道子曰:凡人之习,未尝识己。
四、众生曰:何以人之与人远哉?道子曰:困于己者困,非有以破己也,无人者效己为贵人。
五、众生曰:何畏杀之?道子曰:心善真者,畜不食其所畜,物之不灭也。
六、众生曰:奈何喜吃素?道子曰:习则所爱,非所不就。
七、众生曰:何爱清静?道子曰:尊己,尊其心之意,听勤行之意,可以助众,何乐而不为?诚为之者,未尝喜谀也。
八、众生曰:奈何教之反逆?道子曰:子求为己与求道乎?但非恶,自是行之,故当自为之也。
九、众生曰:何亲之服之?道子曰:人之心不同,事事令多,效之不同,是以尽力从事于己也。
十、众生曰:何以无己?道子曰:酒酣饮于己,乃忘寐忘寐,亦无自明矣。人之遭困急者,死不顾助于人,无告不费。当守经为难,知人之难,知尽艰则忘其难而济其解困。
十一、众生曰:何以不好争?道子曰:明其所欲,则人之所欲,不可与兴。
十二、众生曰:何以坦率皆不见信?道子曰:若为善人所欺,还复于善人?阴加惕,疑生心。
十三、众生曰:何以不好至?道子曰:自求高于己,而物亦不能兴也,物有求欲,不可与出也,意有所迁,非义也。
十四、众生曰:何以不乐?道子曰:夫求所欲,不欲所求。
十五、众生曰:何故卑?道子曰:周以过为不可,务在所长,不惟当致其功。
十六、众生曰:何以不爱言?道子曰:何以言之?异不必强融,识不在一流。
十七、众生曰:何疾而不得?道子曰:非周己于不可得,宜求己于不必勉。
十八、众生曰:何以人皆然,己独何所不?道子曰:曾见成事,见证了人长,了无见证,侈了他人身。
十九、众生曰:何为不受宾?道子曰:不自进之力,人以为无是,不复在己也。
二十、众生曰:何为多不爱己?道子曰:但自所须,更无所欲。
二十一、众生曰:何谏不听?道子曰:欲不遇其难而不还,不历挫而不于理。子以为未道其自得也?
二十二、众生曰:人何为有郤?道子曰:使子不知人之情而公道行矣,则人不知汝之事下矣。
二十三、众生曰:奈何欲长无为?道子曰:止於欲者,则人谓不进。无限大欲者,人责断其财。为安其所乐,使尽人关,纵之不可从。
二十四、众生曰:何以莫己知?道子曰:己不知,欲人知。自知合己,人乃知之。莫有余力为子自知者也。
二十五、众生曰:何用功甚迟?道子曰:甚善哉!进步甚速易伤于身,进步甚迟反能愈善也。
二十六、众生曰:可自弃乎?道子曰:自学风险甚大,焉可经大苦,能易为先河,而迫于学者难逾先。
二十七、众生曰:不能作苦乎?道子曰:弗得识,弗乱常度,则尽毁己之,悔之不能,所不及也。惟夫捷径,经苦之学也。
二十八、众生曰:曷为不用?道子曰:夫自以未足其力,未能副上之意也。
二十九、众生曰:家何以不幸?道子曰:视己不察,无所治事之能。
三十、众生曰:人何爱于我前?道子曰:欲取形于此,故自然者何取容。
三十一、众生曰:取之于天,人其生乎?道子曰:生中序渐进,灭多狂,生无所亡,岂可久乎?
三十二、众生曰:人何能久?道子曰:生灭则亡,丧则能生,退速则疾迟,是生之道益也。
三十三、众生曰:相何以处之?道子曰:下能兼上,上能兼下。好言而不用,非言而能听之。深可以直言,深察事,非多故,深可以致疑,生因之危己矣。
三十四、众生曰:有无以弭?道子曰:先知之宜,然后得已,不可以窃也。
三十五、众生曰:如何为善?道子曰:人皆有善,不自谓之善即人之善,亦非其人之善而即是也。
三十六、众生曰:天下岂无所容哉?道子曰:行容不下,不能容己;为之可以自治,则可以事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