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我就60周岁了。听父母说,我是12月7日冬月十一月十一。如果按19年阴阳历重合一次,可是之后没有重合的,都差一天。而户口本上却写的是12月5日。那是户口1977年从四川广安迁移到北京就这么写的。就是说早出生两天,退休提前两天。当然了,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计。
上小学时,老师让我们给解放军叔叔写封信,我写了。在四川的刘老师不相信是我写的,就让我当着他的面重写。我还是大同小异地再写一遍,老师就无话可说了。后来,我通过给父亲告诉我的地址,给远在北京的舅舅写信。才与在北京的母亲取得联系。母亲在信中提到,来信时还要提到舅妈。因为64年春节后,是舅妈把不能适应四川生活的母亲接回北京,把我留给了父亲。后来父母因两地难生活而离婚。也不知道当初他们是怎么写的离婚理由。主要是那时候各方面的条件太差了,母亲全身生疮不爱好。父母的感情当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是现在有吃有喝生活美满,也就没那个故事了。我从小在四川生活了13年,一切都比较习惯。随着年纪的增长,对故乡还是挺依恋的。想着退休后,多去四川几次多住些日子。落叶归根,谁也不能逃避这个问题。父,母亲已于17年12月30号去世。后母即养母还挺健朗的。因为她会着,我还有去的奔头。自父亲去世后,每年至少给养母4000元养老费。平时,我和她老人家每次半个小时到一个多小时。而在父亲的最后几年里,由于他耳朵稍背,听不清我的声音。也就是我能听听他的说话声音而已,根本就没有心灵的沟通。而且,他的人生经历已经让他的身心很不平衡。说话我还不太爱听。北京这里,母亲和后父即养父都还挺好的。
我1981年7月虽然没有考上大学,还是挺平静的。因为当时的学习成绩表剥并不太好。2003年前后,我参加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考试,专科12门已经通过10门。还差现代汉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两门。而本科已经考试通过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张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古文史(一)就是先秦到隋唐五代文学史。自从13年外孙子出生后,就没有参加考试,学习还是在继续。通过看书学习考试,我的写作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在网络上发表了一些作品。虽然还不太尽如人意,还是可喜可贺。今后还有提升的空间。所以任重道远,上下求索。如果不学习,肯定不会有如此好的局面。学习是自觉的行到,天天学习,终身学习是很好的。现在正处于信息和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方面知识更新得很快。退休后,我还要一如既往地学习考试。考试可以促进我更好地学习。学习的确如虎添翼,能够缩小与人的差距。人生需要更努力,学习总会有收获。人生六十是起点,什么可以尝试干。不管结果会如何?充实美满少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