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9月11,我高中毕业参加门头村蔬菜第一生产队的劳动。队西边就是果树5队,也才5个队。蔬菜队要比这个多。那时候是把蔬菜水果麦了,年底再分钱。不像四川的生产队直接分粮食蔬菜等。这就是所谓的一级核算。后来蔬菜队虽然承包給了种菜人,没几年就收回了。后来我们乡镇一直都是这种集体所有制形式,直到现在。妻子的二哥二嫂承包过菜地。他们也因此大有收获,比在队里干收入高出好多。
我主要是跟马车装卸货物。记得去村西边的红旗村去收喂马干草,有一次没装好,又散落下来。我中午在那里看着,母亲给我送去的午饭。那时候在地里干活挺累的。起早贪黑还没什么休息。我没怎么在地里干过。82年11月22日,我通过乡里的初高中毕业生统一考试,分配在家北边的乡镇企业计算机配件厂上班。之前这个厂主要为中关村做磁芯板。之后这里成了北京著名的高科技园区,而跟这厂就没什么关系了。后来就生产取暖锅炉配电柜。1989年前后厂里还投产过空调生产线,是北京古桥空调的分厂。由于那时人们的收入消费还很低,对空调还不认。虽然天气很热,也只能是难受的忍受而已。人的关念是随着经济条件而形成改变的。由于生产销售经营不善而倒闭了。据说当时的投资100多万元,规模还相当可观。我从学徒开始,逐步学会了电焊工,可是却没有电焊本。1995年9月又去了一家服装设备厂,主要是生产服装熨烫设备。到1999年单位倒闭。2000年春天,被分配在公司绿化队。当时镇里实行绿谷氧吧工程。就是绿化美化乡村的花园式地段而招商引资。这个也对了,成了中关村的后花园,是宜居地区。我在绿化队干了22年直到2022年底退休。
我国存在工农差城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而农村是最原始的状态。民风淳朴,人情浓厚,生活起来最舒服。这些年,我真正体会到了田园牧歌式的生存状态。如我给小草大树浇水时,感觉特别舒畅。空气好氧气多。这是真正的回归自然。上班的路途也不远,半小时就可以到达,主要是骑自行车上下班。感觉这样的归宿还是很惬意的。虽然有些太阳晒,戴了草帽还是没什么关系。由于注意了防晒,也没怎么晒黑。可以说是安居乐业,轻松愉快,不亦乐乎。不用为工作的着落而担心,只要好好干别犯错误就好了。其实就是陶源明所谓的世外桃源。由于城市的扩张,我也经历了由农村向城镇化的转变,这的确是一个阵痛的过程,超过了人们的想象。顺其自然身心平衡健康,这就是人的最佳状态。虽然挣钱不多,心里总是美滋滋的,感觉良好。
物尽其用最完美,人尽其才最惬意。我们同在蓝天下,我们相聚在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