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染了疾病,心志悲观堕落,不读书也不动笔,只看做菜的小视频,因此厨艺增长了不少。有个渭南厨师搞的自媒体《姜师说菜》粉丝不少,我差不多天天都看。既然身体和心情都不好,那还刻苦自己干什么?人生苦短,虽然终将走向虚无,但这个过程还是要尽可能使自己快乐一点舒适一点的,怎么能乐就怎么做吧。在这一点上不好说一个浑浑噩噩的不愿思考人生的人就不是智者,也不能说那些整天励志奋斗的人就一定是智者。智者和愚者实际上只是一步之遥,很多智商很高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却往往是个愚蠢的人,活得一点都不快乐。就比如我自己,年轻的时候也做过许多事情,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却不知道哪一件事情是有意义的,似乎哪一件事情都不值得一提。
姜师就是姜师傅,陕西人不说姜师傅,只说“姜师”,省去一个字儿,读成“姜丝”,这倒暗合了他的职业。其实,我们这些整天看他视频的闲人才真正是人家的“姜丝”。他在自家房后的果园里搭了个棚子,支上锅灶案板就是道场,在里面做菜。棚子的四围挂着草帘子,帘子上挂着几串干红辣椒,果园里有一只狗被拴着,不时地叫上两声,一片生活气象。他做菜的小视频都不长,都是家常饭菜,别小看了这家常饭菜,同样简单的事情,有的人就一辈子都做不好。人是很利索的,边做边说,快人快语,但绝不耍贫嘴,不像有的做菜小视频里动不动就说“加点忘情水”“打几个顺产的母鸡蛋”之类的废话,自以为幽默,其实是很讨厌的。
饭菜做好了总是他自己先吃,比如做了一个渭南条子肉,就掰开一个热蒸馍,夹了厚厚的几大片肉,吃得满嘴流油,还不停地赞叹着“香很!”看他吃饭也是一种享受,带劲儿,有食欲,你会觉得吃啥都香,生活特别美好。吃饭最能看清一个人。吃啥都香的人大多简单明朗性格外向,也是生活达观健康向上的人,容易相处;相反那些吃饭挑剔皱着眉头的人多半心胸狭窄缺乏生活乐趣,工作生活一塌糊涂负能量很大,不易相处。
姜师傅还带了几个徒弟,徒弟娃们话不多,光知道吃饭,有时也帮着打个下手,到园子里拔几个萝卜白菜大葱或摘一些新鲜的花椒。渭南人把拔读成“爬”,把白菜读成“培菜”,很是有趣。又想起单位里已故的吕高工,他是富平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在渭南一带的乡村里参加过“四清工作队”,说起生产队里上工前队长给社员们派活儿的情况:“今儿个弄啥,男人爬肚子,妇女脱裤子!”爬就是拔,“爬肚子”就是拔豆子,陕西关中人du跟dou分不清,度,统统读成豆的音。所以拔豆子就变成了“爬肚子”的谐音;“女人脱裤子”也是一项农活,就是让女人们去棉田里给棉花打岔。队长作风干练,几句荤话就把工作安排好了,男女社员们都乐了,身上也有了使不完的劲儿。这是乡村幽默。那时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很低,劳动艰苦,饮食男女们在土地上集体劳作,需要找个乐子,只有男女之事最能让人兴奋,“一天不说‘剥依’,日头不落西!”
2023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