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忆 > 无心

日有一知

作者:马永利   来源:原创   阅读:31862   评论:0
  
  天天写字,不见得认真看这个字、想这个字,甚至有时提笔忘字。某日代人签字,写一个智字,一时就想不起下边是个口还是个日。仔细一端详,发觉了趣味:智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上边是知识的知,下面是日子的日,按照造字六书,算是形声和会意,恍然明白,原来每日有所知识才能有智慧呀!
  每个正常的人都有智慧,只是有人是小智慧,有人是大智慧,但大部分的人都是小智慧。智慧跟知识有密切关系,但又不是一回事情。知识是公共的,可以通过学习和传授获得;但智慧却只能是个人的,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智慧,你的智慧不等于我的智慧,也不是谁都可以学会的,只能靠自己的慧根去悟了。能发现和解决小的问题的就是小智慧,能发现并能解决大问题的就是大智慧,比如人类和自然的根本问题、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能够改造人类社会的思想哲学,这样的智慧就是大智慧。
  知识不等于智慧。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但是没有知识的人一定没有智慧。
  知识不一定是从书本上或老师那里学来的,也可以是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得到的。许多大学老师应该说知识很多,但如果他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和建树,只是做到了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老师也不能说就一定有多少智慧;只有把知识用活了的人才能产生智慧,又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更有知识并把知识变成体系性质的东西,或者说能够让精神变物质的人才是有智慧。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大意就是“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曹刿论战》里也有“肉食者鄙”。禅宗六祖慧能法师在升坛前只是一个在寺院的厨房里舂米打杂的。事实上还有很多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也都不是什么高贵的出身,甚至没有上过像样的学校。
  有了知识才有可能产生智慧,但如果只是知识数量的积累并不能必然地产生智慧,一定是内心的醒悟才能让人产生智慧。许多人读了一辈子的书却也不能说是一个明白人。只学习,不思考,不总结,始终是缺少了一个心灵的创造过程,就不能升华为智慧。
  日上有一知,
  学察研行思。
  闻道从不晚,
  智慧通达时。
  日有一知,不是简单地知道了一件事,而是格物致知,真正地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并践行之,知行合一,这样才是一个智者。
  
  

篇海App

心 中 有 束 光 · 眼 里 有 片 海


上一篇:随手那么一写
下一篇:青春叙文
相关评论
导航 - 蜘蛛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的作品、话题、用户评论、用户上传内容或图片等均属用户个人行为。 如前述内容侵害您的权益,欢迎举报投诉,一经核实,立即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aiyue@pianhai.com 免责声明 公司名称: 株洲市海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2010-2020 篇海 www.pianhai.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湘公安安备43022302001022号  湘ICP备160049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