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写毛泽东的书已经很多了,杨华方先生的这部作品则是众多毛泽东传记和纪实作品中难得的一部,是我国第一次以人性化的视角,第一次以小说的手法描绘毛泽东。首先是它的内容来自于上世纪20年代毛泽东青年时期在韶山的故事,这是以前记述特别少的一段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杨华方先生的作品是为我们认识毛泽东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填补性工作。(胡殷红)
相关评论
伟人塑造的另类策略(吴大平)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925年,毛泽东面对深秋的湘江吟出了这首《沁园春·长沙》,而就在二...
透视伟大人格的窗口
透视伟大人格的窗口——论《毛泽东在1925年》的语言艺术 《毛泽东在1925年》在《中国作家》首次发表不久,京、沪、湘等一些报刊媒体发表评论,认为...
来一次“出位”创作
来一次“出位”创作——记第三届毛泽东文学奖获得者杨华方 有位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前不看毛泽东传记作品,当他在《中国作家》上看到杨华方的长篇纪实文...
领袖形象的奇与正
领袖形象的奇与正——简析杨华方笔下毛泽东艺术形象塑造的剑走偏锋 毛泽东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当中已经形成定式,与之相随的是一连串的词汇:革命、领袖...
杨华方:伟人的形象也需要出彩
杨华方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理事、湘潭市作家协会主席。1981年开始在省以上报刊发表作品。出版作品主要有中短篇小说集《松叶和他女人》、散文集《...
神圣的罪业——简析面对强权的毛泽东与索福克勒斯笔下的安提戈涅
关于毛泽东的文艺作品已经汗牛充栋,似乎无法再吸引人们的眼球了。可是,当杨华方先生的最新力作关于毛泽东1925年回韶山的长篇纪实《毛泽东在1925年》问世时...
展现伟人的智慧与幽默
毛泽东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以文学的形式反映毛泽东是我们中国作家的职责。杨华方的《毛泽东1925年的203天》(《中国作家》2007年第4期)虽然反映的是...
逆境中更见伟人风范——品味长篇传记《毛泽东在1925》
1925年1月,毛泽东被挤出了****中央委员会,坐上了冷板凳。杨华方的长篇传记《毛泽东在1925》,就是描绘而立之年遭遇人生第一次重大挫折的毛泽东。 ...
序:真实幽默的毛泽东
毛泽东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毛泽东不仅是昨天的20世纪,也是今天的21世纪,并且将属于永远……以文学的形式叙述毛泽东,是我们中国作家的职责。《毛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