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办事,在太华路坐了一辆22路公交车。车走了一站,上来了六个老年人,大约是铁路局的退休职工,像是从哪里去旅游了回来的。这几个老年人身体看着都很好,一路上很亢奋,言谈像是干部,因为他们讲到科级处级分房待遇方面的不同,工人哪会关心科级处级领导干部的事情?自己的事情都不知道谁管呢;工人即使关注科级处级领导干部的事情也一定是愤愤不平的样子,他们显然不是,他们像是在说自己的事情;但他们的举止却不像是科级处级领导干部的样子,粗声大嗓门的一路上说个不停。一位老者喊叫:“咱们现在怕什么?咱们有得是时间呀!”全不顾车上还有其它乘客的感受,心里烦不烦。我看司机一直皱着眉头,时不时地侧身回看一眼,真担心他控制不住情绪把握不住方向盘出个什么意外。我心想,可不敢这样说,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迟暮之年怎么敢奢谈自己有得是时间?恐怕老年人是最没有资格谈时间的,因为时间对于老年人来说只能是油尽灯残,越来越少了,抓都抓不住,怎么敢挥霍呢?人一生享有的时间就像拥有三万多颗夜明珠吧,一天必须要拿出一颗,自己的天空才会明亮;这珠子是用一颗少一颗的,用完了,自己眼前的光亮就彻底幻灭了黑暗了。当你大病一场躺在床上不能动弹需要别人来照顾的时候,当你喉咙被切开插上气管苟延残喘的时候,你心里盘算的应该是自己还有多少珠子多少光亮多少时间吧!
现在这老年人怎么了?哎!其实也不是现在这老年人怎么了,只是几个粗鄙的老头子凑到了一起罢了,他们年轻的时候也许就是这个样子的,习惯了改不了了;在单位时还有组织的约束,现在退休了就更是什么都不在乎了。他们在自己家里可能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吧?这样吵吵闹闹的恐怕连自己的孙子都不干了。
我想到了文化。我对文化一词的解释跟词典上面不同,我认为文化是“文明化”的意思,是被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影响的程度而不是知识的程度。人天生的禀赋是自私自利的,但人类的集体意志又告诉人太过于自私了对人并不好,人类社会的一切罪恶其根源还是私心作怪,所以一个积极进步健康的社会崇尚的价值观应该是克制私心。但这是个悖论,一边是大家都在追求财富和个性解放,一边是希望他人“克己复礼”,这怎么可能?人们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不错了。人们被自己创造的文明影响的程度或接受的程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程度或文明化程度。人什么时候懂得约束自己是一种社会必须的道理并知道照顾别人“及人及物”的时候,才算是真正地脱离了蒙昧有了文化。这个过程有时很短,有时又很长;有的人很年轻就觉悟了,并以此为信念和处世的原则,自觉地坚持一生;而有的人可能从生到死都不会觉悟的,这样的人不管他读了多少书,头脑里灌输了多少知识,获取了什么名誉地位,由于这些知识没有被自己的内心所接受成为心中的理想之道或信念,所以就不会和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这样的人是不能称之为有文化的。一辈子也改变不了什么,岁月能改变的只有身体、相貌,而人的品性和生活习惯却是越来越固执下来了。
我年近花甲,很快也要步入老人之列;我会不会变成这样?我得努力修养。我可不愿意变成一个粗鄙的让人侧目的老年人。
2019年6月20日写于古城终南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