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到桌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搜索
头条
观点
娱乐
影评
探秘
婚恋
旅游
明史
生活
文忆
虚说
无心
往事
编演
文心
古风
日见
闲话
片海
公益
励志
剧情
纪录
搞笑
音乐
广告
预告片trailer
剧务
招募
幕后
发行
宣发
招投
活动
艺人
电影节
智库
会展
文创
企划
调研
品牌
金融
科技
国际
秀艺
文讯
大家
写作
证档
学习
App
工具
素材
商城
毛道
道术
秘术
方剂
药膳
养生
药酒
药传
炮制
鉴定
道医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心经
肝经
胆经
大肠经
小肠经
膀胱经
心包经
三焦经
维界
科幻
网络
技术
智造
人机
基因
动力
太空
企业
传单
工业
消费
材料
服务
农业
项目
货源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术
>
方剂
12
2020.12
至宝丹
【方剂名】至宝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生乌犀屑(水牛角代) 朱砂研飞 雄黄研飞 生玳瑁屑研 琥珀研,各一两(各30g) 麝香研龙脑研,各一分(各3g) 金箔半人药,半为衣银箔研,各五十片(各50片)牛黄研,半两(15g) 安息香一两半(45g),为末,......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79280次 | 标签:
开窍
清热
至宝丹
神昏
玳瑁
12
2020.12
朱砂安神丸
【方剂名】朱砂安神丸,出自《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朱砂五钱(15g)另研,水飞为衣 黄连去须,净,酒洗,六钱(18g) 炙甘草五钱半(16. 5g) 生地黄一钱半(4.5g) 当归二钱半(7.5g) 【用法】上四味共为细末,另研朱砂,水飞如尘,阴干,为衣,汤浸蒸......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36761次 | 标签:
朱砂
安神
心火
惊悸
黄连
12
2020.12
紫雪
【方剂名】紫雪,出自《外台秘要》 【组成】石膏寒水石滑石磁石各三斤(各1.5kg) 犀角屑(水牛角代) 羚羊角屑(山羊角代) 沉香青木香各五两(各150g) 玄参升麻各一斤(各500g) 甘草炙,八两(240g) 丁香一两(30g) 芒硝制,十斤(5kg) 硝石精制......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77523次 | 标签:
息风
开窍
细粉
硝石
神昏
12
2020.12
银翘散
【方剂名】银翘散,出自《温病条辨》 【组成】银花一两(30g) 连翘一两(30g) 桔梗六钱(18g) 薄荷六钱(18g) 竹叶四钱(12g) 生甘草五钱(15g) 荆芥穗四钱(12g) 淡豆豉五钱(15g) 牛蒡子六钱(18g) 【用法】上杵为散。每服六钱(18......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62144次 | 标签:
辛凉
温病
银翘散
配伍
连翘
12
2020.12
玉女煎
【方剂名】玉女煎,出自《景岳全书》 【组成】石膏三至五钱(15~30g) 熟地黄三至五钱或一两(9~30g) 麦冬二钱(6g) 知母牛膝各一钱半(各5g) 【用法】上药用水一盅半,煎七分,温服或冷服。现代作法:水煎服。 【功效】清胃热,滋肾阴。 【主治】胃热阴......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14718次 | 标签:
玉女煎
牙痛
肾阴
本方
熟地黄
12
2020.12
杏苏散
 ; 【方剂名】杏苏散,出自《温病条辨》 【组成】苏叶杏仁半夏茯苓前胡各9g 陈皮桔梗枳壳各6g 甘草3g生姜3片大枣3枚(原书未注用量)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轻宣温润,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薄白......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32284次 | 标签:
化痰
杏苏散
苏叶
宣肺
外感
12
2020.12
桑杏汤
【方剂名】桑杏汤,出自《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一钱(3g)杏仁一钱五分(4.5g)沙参二钱( 6g)象贝一钱(3g)香豉一钱(3g) 栀皮一钱(3g) 梨皮一钱(3g) 【用法】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轻宣温燥,润肺止......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65331次 | 标签:
外感
止咳
干咳
辛凉
沙参
12
2020.12
小陷胸汤
【方剂名】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黄连一两(6g)半夏洗,半升(12g) 瓜蒌实大者一枚(20g) 【用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瓜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痰热......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13446次 | 标签:
散结
舌苔
化痰
三味
痞满
12
2020.12
阳和汤
【方剂名】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熟地黄一两(30g) 白芥子炒,研,二钱(6g) 鹿角胶三钱(9g) 肉桂去皮,研粉,一钱(3g) 麻黄五分(2g) 姜炭五分(2g) 生甘草一钱(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38821次 | 标签:
寒凝
阳和汤
鹿角
熟地黄
疮疡
12
2020.12
小柴胡汤
【方剂名】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柴胡半斤(24g) 黄芩三两(9g) 人参三两(9g) 半夏半升,洗(9g) 甘草三两,炙(6g)生姜三两,切(9g)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83228次 | 标签:
少阳
寒热
柴胡
胸胁
和解
12
2020.12
消风散
【方剂名】消风散,出自《外科正宗》 【组成】当归 生地黄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一钱(各6g) 甘草 木通各五分(各3g) 【用法】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疏风止痒,清热除湿。 【主治】风疹、湿疹。皮肤疹出色红,或......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91963次 | 标签:
止痒
云片
蝉蜕
荆芥
皮炎
12
2020.12
茵陈蒿汤
【方剂名】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茵陈六两(18g) 栀子十四枚(9g) 大黄去皮,二两(6g) 【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煎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出也。 现代用法:水煎服......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34946次 | 标签:
湿热
黄疸
茵陈蒿
利湿
本方
12
2020.12
小蓟饮子
 ; 【方剂名】小蓟饮子,出自《济生方》 【组成】生地黄洗,四两(30g)小蓟半两(15g) 滑石半两(15g) 蒲黄半两(9g) 藕节半两(9g) 淡竹叶半两(9g) 当归酒浸,半两(9g) 山栀子半两(各9g) 木通半两(6g)炙甘草半两(6g) 【用法......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09099次 | 标签:
小蓟
利尿
止血
尿血
饮子
12
2020.12
血府逐瘀汤
【方剂名】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四钱(12g) 红花三钱(9g) 当归三钱(9g) 生地黄三钱(9g) 川芎一钱半(5g) 赤芍二钱(6g) 牛膝三钱(9g) 桔梗一钱半(5g) 柴胡一钱(3g) 枳壳二钱(6g)甘草一钱(3g) 【用法】水煎......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97632次 | 标签:
血瘀
活血
祛瘀
主治
行气
12
2020.12
旋覆代赭汤
【方剂名】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旋覆花三两(9g) 人参二两(6g) 生姜五两(15g) 代赭石一两(9g) 甘草炙,三两(6g)半夏洗,半升(9g)大枣擘,12枚(4枚) 【用法】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69817次 | 标签:
赭石
甘草
益气
化痰
呕吐
12
2020.12
泻白散
【方剂名】泻白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地骨皮 桑白皮炒,各一两(各15g) 甘草炙,一钱(3g) 【用法】上药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主治】肺热咳喘证。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00856次 | 标签:
咳喘
桑白皮
平喘
泻白散
粳米
12
2020.12
小青龙汤
【方剂名】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麻黄三两,去节(9g)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干姜三两(6g) 甘草三两,炙(6g) 桂枝去皮(6g) 五味子半升(6g) 半夏半升,洗(9g) 【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05017次 | 标签:
咳喘
方中
干姜
解表
麻黄
12
2020.12
仙方活命饮
【方剂名】 仙方活命饮,出自《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 白芷贝母 防风赤芍 当归尾 甘草节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 没药各一钱(各6g)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各9g) 【用法】上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98921次 | 标签:
疮疡
仙方
活血
清热解毒
消肿
12
2020.12
五苓散
【方剂名】五苓散,出自《伤寒论》 【组成】猪苓去皮,十八铢( 9g) 泽泻一两六铢(15g) 白术十八铢(9g) 茯苓十八铢(9g)桂枝去皮,半两(6g) 【用法】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次6g,每日3次......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92430次 | 标签:
不利
气化
小便
五苓散
泄泻
12
2020.12
天麻钩藤饮
【方剂名】天麻钩藤饮,出自《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天麻9g 钩藤12g(后下)石决明18g(先煎)栀子黄芩各9g 川牛膝12g杜仲益母革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 【用法】水煎,分2~3次服。 【功效】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251776次 | 标签:
息风
平肝
肝阳
天麻
方中
12
2020.12
天王补心丹
【方剂名】天王补心丹,出自《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生地黄酒洗,四两(120g) 人参去芦 丹参微炒玄参微炒 白茯苓去皮远志去心,炒 桔梗各五钱(各15g) 五味子 当归身酒洗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柏子仁炒酸枣仁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丸如梧子......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34440次 | 标签:
滋阴
安神
虚火
补心
天王
12
2020.12
痛泻要方
【方剂名】痛泻要方,出自《丹溪心法》 【组成】白术炒,三两(90g) 白芍药炒,二两(60g) 陈皮炒,一两五钱(45g) 防风一两(30g) 【用法】上细切,分作八服,水煎或丸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50845次 | 标签:
止泻
腹痛
泄泻
白术
陈皮
12
2020.12
犀角地黄汤
【方剂名】犀角地黄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犀角一两(水牛角代30g) 生地黄八两(24g) 芍药三两(12g) 牡丹皮二两(9g) 【用法】上药四味,畋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水牛角镑片先煎,余药后下。 【功效】清......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20670次 | 标签:
犀角
本方
水牛角
清热
地黄
12
2020.12
四逆散
【方剂名】四逆散,出自《伤寒论》 【组成】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 芍药各十分(各6g) 【用法】上四味,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 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泻利下重,脉弦。 2.......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09108次 | 标签:
柴胡
芍药
疏肝
四逆散
本方
12
2020.12
苏合香丸
【方剂名】苏合香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苏合香 龙脑各~两(各30g) 麝香 安息香用无灰酒一升熬膏 青木香 香附 白檀香丁香沉香荜茇各二两(各60g) 熏陆香制,一两(30g) 白术诃黎勒煨朱砂各二两(各60g) 乌犀屑二两(水牛角代,60g) 【......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41244次 | 标签:
苏合香
行气
苏合
冰片
开窍
12
2020.12
四逆汤
【方剂名】四逆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2g) 干姜一两半(9g) 甘草二两,炙(6g) 【用法】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86560次 | 标签:
回阳
附子
本方
四逆汤
阳气
12
2020.12
苏子降气汤
【方剂名】苏子降气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紫苏子半夏汤洗七次,各二两半(各75g) 川当归去芦,两半(45g) 甘草炙,二两(6g) 前胡去芦 厚朴去粗皮,姜汁拌炒,各一两(各30g) 肉桂去皮,一两半(45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大钱(6g)......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49113次 | 标签:
上实
咳喘
苏子
平喘
痰多
12
2020.12
十灰散
【方剂名】十灰散,出自《十药神书》 【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等分(各9g) 【用法】上药各烧灰存性,共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捣汁或萝卜汁磨京墨半碗,调服五钱(15g),食后服下。现代用法:各药烧存性,......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56539次 | 标签:
止血
本方
萝卜汁
出血
上部
12
2020.12
十枣汤
【方剂名】十枣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用法】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赢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现代用法:上3......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22987次 | 标签:
胸胁
甘遂
芫花
水肿
十枣汤
12
2020.12
苇茎汤
【方剂名】苇茎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苇茎二升,切,加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60g) 薏苡仁半升(30g) 瓜瓣半升(24g) 桃仁三十枚(9g) 【用法】原方上四味畋咀,内苇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肺化......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85564次 | 标签:
清肺
瓜仁
化痰
桃仁
腥臭
12
2020.12
大黄牡丹汤
【方剂名】大黄牡丹汤,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四两(12g) 牡丹皮一两(3g) 桃仁五十个(12g) 冬瓜子半升(30g) 芒硝三合(9g) 【用法】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 现代用法:水煎服,芒硝熔化。 【功效】泻热破瘀,散结......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02426次 | 标签:
芒硝
大黄
消肿
湿热
散结
12
2020.12
吴茱萸汤
【方剂名】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吴茱萸一升,洗(9g) 人参三两(9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生姜六两,切(18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虚寒呕吐......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99373次 | 标签:
虚寒
呕吐
吴茱萸
本方
阳明
12
2020.12
八正散
【方剂名】八正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 、甘草炙 、木通 、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500g)。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现代用法:共为......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15905次 | 标签:
湿热
瞿麦
灯心草
车前子
木通
12
2020.12
安宫牛黄丸
【方剂名】安宫牛黄丸,出自《温病条辨》 【组成】 牛黄、郁金、犀角(水牛角浓缩粉代) 、黄连、黄芩、山栀、朱砂、雄黄各一两(30g) ,梅片、麝香各二钱五分(7.5g) ,珍珠五钱(15g) 、金箔衣。 【用法】上为极细粉,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3g),金箔为衣,......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94996次 | 标签:
心包
牛黄
开窍
细粉
珍珠
12
2020.12
白虎汤
【方剂名】白虎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 石膏一斤,碎(50g) 知母六两(18g) ,甘草二两,炙(6g) 粳米六合(9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壮......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78987次 | 标签:
方中
阳明
粳米
本方
知母
12
2020.12
白头翁汤
【方剂名】白头翁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 白头翁二两(15g) 、黄柏三两(12g) 、黄连三两(6g) 、秦皮三两(12g)。 【用法】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18153次 | 标签:
清热解毒
白头翁
黄柏
湿热
脓血
12
2020.12
百合固金汤
【方剂名】百合固金汤,出自《慎斋遗书》 【组成】百合一钱半(4.5g) 熟地黄生地黄 当归身各三钱(各9g) 白芍(6g) 甘草(3g)各一钱桔梗玄参各八分(各2g) 贝母麦冬各一钱半(4.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润肺,止咳化痰。 【主治】肺肾阴......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57806次 | 标签:
火上
阴虚
润肺
固金
虚火
12
2020.12
半夏白术天麻汤
【方剂名】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 【组成】半夏一钱五分(4.5g) 天麻茯苓橘红各一钱(各3g) 白术三钱(9g)甘草五分(1.5g) 【用法】加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 【功效】化痰息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93924次 | 标签:
化痰
半夏
白术
眩晕
天麻
12
2020.12
九味羌活汤
【方剂名】九味羌活汤,出自《此事难知》。 【组成】羌活一两半(9g)、 防风一两半(9g) 、苍术一两半(9g)、 细辛五分(3g) 、川芎一两(6g) 、白芷一两(6g) 、生地黄一两(6g) 、黄芩一两(6g)、 甘草一两(6g)。 【用法】上九味畋咀,水煎服......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61997次 | 标签:
寒湿
羌活
除湿
头痛
细辛
12
2020.12
半夏厚朴汤
【方剂名】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26891次 | 标签:
半夏
梅核气
厚朴
化痰
气滞
12
2020.12
逍遥散
【方剂名】四逆散,出自《伤寒论》 【组成】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 芍药各十分(各6g) 【用法】上四味,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 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泻利下重,脉弦。 2.......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06263次 | 标签:
柴胡
芍药
疏肝
本方
肝郁
12
2020.12
黄连解毒汤
【方剂名】黄连解毒汤,出自《肘后备急方》,名见《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组成】黄连三两(9g)、黄芩、黄柏各二两(各6g)、 栀子(擘)十四枚(9g)。 【用法】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81764次 | 标签:
火毒
之火
黄柏
解毒
黄连
12
2020.12
金锁固精丸
【方剂名】金锁固精丸,出自《医方集解》 【组成】沙苑蒺藜去皮、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各60g) 、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两(各30g)。 【用法】共为细末,莲子粉糊为丸,每服9g,每日2次,淡盐汤送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肾涩精。 【......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27629次 | 标签:
遗精
本方
肾虚
补肾
蒺藜
12
2020.12
麦门冬汤
【方剂名】麦门冬汤,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麦门冬七升(70g)、半夏一升(10g) 、人参三两(9g)、 甘草二两(6g)、粳米三合(3g)、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润肺......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24695次 | 标签:
涎沫
麦门冬
麦门冬汤
半夏
本方
12
2020.12
凉膈散
【方剂名】凉膈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川大黄朴硝甘草炙各二十两(各600g)、 山栀子仁薄荷去梗黄芩各十两(各500g)、 连翘二斤半(1250g)。 【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人竹叶七片,蜜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小儿可......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47326次 | 标签:
胸膈
郁热
黄芩
栀子
上中
12
2020.12
黄土汤
【方剂名】黄土汤,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甘草、干地黄、白术炮附子、阿胶、黄芩各三两(各9g) ,灶心土半斤(30g)。 【用法】以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阳虚失血。大便下血,或吐血、衄......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93728次 | 标签:
崩漏
阳健
止血
阿胶
附子
12
2020.12
普济消毒饮
【方剂名】普济消毒饮,出自《东垣试效方》 【组成】黄芩(酒炒)、黄连(酒炒),各五钱(各15g), 陈皮(去白)、甘草(生用)、玄参、柴胡、桔梗各二钱(各6g) ,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各一钱(各3g), 僵蚕、升麻各七分(各2g) 【用法】上药为末,汤......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29592次 | 标签:
头面
普济
方中
疏散
清热解毒
12
2020.12
防己黄芪汤
【方剂名】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防己一两(12g) ,黄芪去芦一两一分(15g) ,甘草炒半两(6g), 白术七钱半( 9g)。 【用法】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以腰下如冰,......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54992次 | 标签:
益气
黄芪
白术
甘草
生姜
12
2020.12
导赤散
【方剂名】导赤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生地黄、木通、生甘草梢各等分(各30g)。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酌情增减。 【功效】清心养阴,利水通淋。 【主治】 1.心火亢盛证:心胸......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16640次 | 标签:
小肠
小便
木通
导赤散
心经
12
2020.12
青蒿鳖甲汤
【方剂名】青蒿鳖甲汤,出自《温病条辨》 【组成】青蒿二钱(6g) ,鳖甲五钱(15g) ,细生地四钱(12g) ,知母二钱(6g) ,丹皮三钱(9g)。 【用法】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15210次 | 标签:
青蒿
鳖甲
温病
本方
阴虚
12
2020.12
二陈汤
【方剂名】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各15g) ,白茯苓三两(9g) ,甘草炙一两半(4.5g)。 【用法】上药畋咀,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共为粗末,加生姜七片......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09376次 | 标签:
燥湿
化痰
乌梅
二陈汤
枳实
12
2020.12
葛根芩连汤
【方剂名】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葛根半斤(15g) ,炙甘草二两(6g) ,黄芩三两(9g), 黄连三两(9g)。 【用法】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解表清里。 【主治】协热......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41317次 | 标签:
葛根
阳明
解表
本方
黄芩
12
2020.12
黄龙汤
【方剂名】黄龙汤,出自《伤寒六书》 【组成】大黄9g芒硝9g枳实9g厚朴6g甘草3g人参6g当归9g(原书未注用量) 【用法】水二盅,姜三片,枣二枚,煎之后,再入桔梗一撮,煎一沸,热服为度。现代用法:上药加桔梗3g、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芒硝溶服。 【功效】......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28240次 | 标签:
气血
阳明
黄龙
兼施
芒硝
12
2020.12
大定风珠
【方剂名】大定风珠,出自《温病条辨》 【组成】生白芍六钱(18g) ,阿胶三钱(9g),生龟甲四钱(12g), 干地黄六钱(18g),麻仁二钱(6g), 五味子二钱(6g) ,生牡蛎四钱(12g) ,麦冬连心六钱(18g), 炙甘草四钱(12g),鸡子黄生二枚(2个......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34149次 | 标签:
滋阴
息风
本方
大定
阴虚
12
2020.12
藿香正气散
【方剂名】藿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各30g),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二两(各60g) ,藿香去土三两(90g) ,甘草炙二两半(75g)。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97189次 | 标签:
风寒
藿香
外感
解表
泄泻
12
2020.12
补阳还五汤
【方剂名】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生,四两(120g) 当归尾二钱(6g) 赤芍一钱半(4.5g) 地龙一钱(3g)川芎一钱(3g) 桃仁一钱(3g) 红花一钱(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证。......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72004次 | 标签:
气虚
血瘀
本方
黄芪
活血
12
2020.12
平胃散
【方剂名】平胃散,出自《简要济众方》 【组成】苍术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四两(120g)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三两(90g) 陈橘皮洗令净,焙干,二两(各60g) 甘草炙黄,一两(30g)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6g),以水一中盏,加姜二片,大......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96722次 | 标签:
燥湿
行气
平胃散
脾胃
苍术
12
2020.12
三仁汤
【方剂名】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 【组成】杏仁五钱(15g),飞滑石六钱(18g),白通草二钱(6g),白蔻仁二钱(6g),竹叶二钱(6g),厚朴二钱(6g),生薏苡仁六钱(18g),半夏五钱(10g)。 【用法】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现代用法......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40462次 | 标签:
气机
三焦
湿热
薏苡
三仁汤
12
2020.12
当归四逆汤
【方剂名】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 当归三两(12g) ,桂枝三两去皮(9g)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甘草二两,炙(6g), 通草二两(6g), 大枣二十五枚,擘(9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04797次 | 标签:
四逆汤
温经
当归
经脉
寒凝
12
2020.12
独活寄生汤
【方剂名】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独活三两(9g), 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两(各6g)。 【用法】上十五味,畋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温身勿冷也。现代用法:水煎服。 ......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道医 | 分类:
方剂
| 阅读:130320次 | 标签:
肝肾
气血
独活
寒湿
牛膝
第1/10页 每页60条,共563条记录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道术
秘术
方剂
药膳
养生
药酒
药传
炮制
鉴定
本栏最新更新
12-12
至宝丹
12-12
朱砂安神丸
12-12
紫雪
12-12
银翘散
12-12
玉女煎
12-12
杏苏散
12-12
桑杏汤
12-12
小陷胸汤
12-12
阳和汤
12-12
小柴胡汤
本栏推荐
阅读排行
月华丸
保阴煎
补肺汤
萆薢渗湿汤
大建中汤
四乌鲗骨一芦茹丸
消瘰丸
当归饮子
理冲汤
泰山磐石饮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防风汤
安神定志丸
半夏秫米汤
五香流气饮
天麻钩藤饮
清震汤
小金丹
顾步汤
大补元煎
无比山药丸
华盖散
增液汤
沙参麦冬汤
三才封髓丹
补肝汤
水陆二仙丹
内消瘰疬丸
海藻玉壶汤
七宝美髯丹
五神汤
首乌延寿丹
防己茯苓汤
四君子汤
会厌逐瘀汤
清经散
四磨汤
一贯煎
下瘀血汤
金黄散
瓜蒌牛蒡汤
菖蒲郁金汤
青麟丸
半夏白术天麻汤
暖肝煎
拯阴理劳汤
宣痹汤
黄芪建中汤
薏苡仁汤
甘露饮子
酸枣仁汤
少腹逐瘀汤
脾肾双补丸
毓麟珠
孔圣枕中丹
连朴饮
先期汤
桃红四物汤
二仙汤
枇杷清肺饮
导航
-
蜘蛛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的作品、话题、用户评论、用户上传内容或图片等均属用户个人行为。 如前述内容侵害您的权益,欢迎举报投诉,一经核实,立即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haiyue@pianhai.com
免责声明
公司名称: 株洲市海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2010-2020 篇海 www.pianhai.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湘公安安备43022302001022号
湘ICP备16004927号